济南造机器人崛起! 济南机器人产业破局突围

  • 2025-08-22 00:54:13
  • 940

齐鲁网·闪电新闻8月19日讯近日,济南企业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优宝特”)打造的人形机器人——“行者泰山”,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4x100接力赛决赛中,用时2分钟37.68秒,赢得全国第三名,获得铜牌。全球目光瞬间聚焦在济南这座低调的北方城市。如今,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,济南机器人产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。今年以来,济南紧抓风口,成立专班、出台扶持政策、发布三张场景清单、成立产业联盟......在激烈突围中寻找破局之道,机器人产业版图快速扩张,布局打法愈发清晰。

机器人产业崛起的背后,是全产业链和应用场景的强支撑。如今,济南机器人产业已形成“技术研发-场景应用-产业生态”的良性循环。在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工地,ALC条板安装机器人,让内隔墙施工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40%,更创造了高空作业“零安全事故”的行业奇迹。此外,依托头部企业引领与全产业链优势,济南的机器人产业正驶入创新驱动的快车道。以济南高新区为例,作为济南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排头兵,这里目前已拥有机器人上下游企业超500家,其中技术研发、制造类重点企业10余家,2024年实现总产值约31亿元,同比增长4.9%。从核心零部件生产到机器人本体制造,再到系统集成,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在济南初步成型,机器人的应用版图正在不断扩大。

技术突破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。济南机器人产业的技术突破并不是一家独大的龙头企业,而是在多个细分领域涌现出的一批“隐形冠军”。优宝特的人形机器人所采用的关节均为自主研发生产;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10台焊接机器人组成一条车轴全自动生产线;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电力巡检机器人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应用……这些构成了济南机器人产业的“技术底座”。这种分散但深入的技术积累,塑造了济南机器人产业独特的韧性。当全球供应链波动时,济南企业能够依靠本地配套维持生产;当国际技术封锁加剧时,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。种种实践证明,济南通过本土企业的协同创新实现了技术自立自强。

政策助力让济南造“机器人”有了更明确的方向。目前,济南市已集聚各类机器人企业113家,核心产业规模约150亿元,占全省比重近50%。前不久,济南机器人产业首批应用场景“三张清单”发布。其中,“需求”场景清单首批共发布87个场景需求,覆盖制造业、教育、建筑、运输、巡检、卫生、文旅、农业、金融等领域。除了场景开放,济南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,包括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研发创新,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提供载体空间,举办机器人创新大赛促进技术交流等。这些政策正在逐步构建起有利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。

“行者泰山”的夺冠不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,更是机器人产业发展“济南探索”的胜利。当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在这里深度耦合,产业政策与市场力量在这里同频共振,凡此种种,济南机器人产业呈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人神往。当济南探索遇上“中国制造”,必将碰撞出更多令人期待的火花。

闪电新闻记者冯宜雯吴政宏报道